张光宾(1915年-2016年5月19日),字序贤,生于四川,台湾书法家、画家,专研元代书画。自创“焦墨散点皴”、“焦墨排点皴”等笔法。著有多本书画专著,领域涵盖书画史、书画理论,并致力于推广书画教育。

1915年生于四川,1945年国立艺专三年制国画科毕业,曾受教于傅抱石、李可染、黄君璧等书画名家。1969年进入国立故宫博物院书画处担任研究员,专研元代书画。[1] 1970年代,张光宾曾与学者徐复观就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真伪进行笔战,从地方志着眼,建立令学界普遍信服之观点。1987年,张光宾自故宫退休后,除在大学教授书画,亦在书画创作求新求变,以单层排列的墨点代替传统书画的层叠聚散渲染,自出机杼创“焦墨散点皴”、“焦墨排点皴”等笔法,并与当代新媒体数位艺术家合作展演,开启当代水墨新视野。2017年于台北辞世,享年102岁。2010年,第14届国家文艺奖[3]

2010年,第29届行政院文化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