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字,白表买居屋的成功中签率,只有4%;绿表的中签率,却有27%。复建居屋,得益最大的,肯定是绿表持有人。但是,原则上,有能力供一层居屋的公屋租户,绝大多数都是富户。

当然,政客可以说,是制度的错,公屋租户没有错,富户之说也是标签。政客又说,富户已经交市值租金,所以没有谁欠了谁的问题。市值租金?在轮候册上的人,可以付市值租金即时上楼吗?如果不是,那又算是什么市值?

不过,我听过最荒谬的讲法,说居屋的存在是要腾出公屋单位,加快流转。福利和权利,两者最大的分别,就是福利建立在需要之上,权利却是与生俱来。究竟公屋和居屋是福利还是权利?如果公屋是福利,我们又为什么要再花一笔资源“制造诱因”去要公屋富户交回单位?可惜,政客一向都不会正面面对富户的问题。

再者,公屋租户要买楼,市面上又不是没有易手居屋,对吗?为什么这些想上车的人,一定要买新楼?现在大学生未毕业便入纸轮候公屋。益了富户,害了下一代,主张复建居屋的政客,都是败家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