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 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4月30日上午10时许,临洮县岳麓山公园伯阳[注: 伯阳 拼音: 解释: 1.古贤人。相传为舜七友之一。 2.老子的字
老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关于老子的生平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据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另外他又还叫老聃。 老子作为春秋时代思想家、哲学家,比较著名的是他,著有《道德经》一书,影响了许多的人,可以说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老子》一书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哲学宝藏,数千年来,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中国人生活的方式。这些年来虽然西风东渐,西方思想逐渐成为主流,但老子的许多人生智慧,仍深深埋藏在现代人生命的底层,发挥足以改变人生的影响力。 《跟老子学社会生存的法则——改变一生的老子名言》除了导论四篇:《神秘的老子》《老子的人生理想》《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老庄的异同》,另外,归纳《老子》一书八十一章为三十一篇短文,依全书先后次序,摘录经典名言,加以阐述发挥,既见《老子》一书的精华,又赋古典以新意
《老子》(亦称《道德经》)是中国古典哲学、社会治理学的杰作,是东方太极文化的经典名著,也是关于人们价值观论说的经典。它的治理思想和价值观念至今依然放射耀眼的光芒,为世界各国治理大师所折服。 本书说的老子或老子思想是指《老子》(《道德经》)一书所表达的思想,不等同于道家思想,更不等同于道教思想
函谷关是老子著述《道德经》的灵谷圣地,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该片由河南影视集团和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等联合拍摄,我省著名导演马成云执导。片中老子一角由沈保平饰演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简介:“老子”南红玛瑙吊牌堪称极品,出自苏工名家杨子齐。 《老子》南红玛瑙精雕吊牌,选用上乘纯色、饱满南红玛瑙原石经由苏工名家杨子齐雕琢而成,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件南红玛瑙吊牌色泽非常的纯正,没有其他杂色,也没有裂纹等瑕疵,并且质地温润厚重,水头足,胶质感也强,堪称极品。 作者将这件极品南红玛瑙石牌子老子设计为“老子”主题,在正面刻画的是老子闭目授道的画面,一只手伸出食指指向上方,在其顶部刻有八卦图并伴有祥云萦绕
傅佩荣谈人生 哲学与人生(第2版) ¥40.67 ¥49.00 深度思考 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 ¥36.96 ¥48.00 本书收录武内义雄代表作《老子原始》和《老子之研究》(文本分析部分)两部著作。《老子原始》条分缕析,以扎实绵密的文献考证方法,梳理了《史记·老子传》和《老子》各传本的不同文本层次。不仅考证出老子大致生活在战国前期,《老子》文本构成的各个层次,还厘清了《老子》各传本的源流关系
《道宣跋孙盛老子疑问反讯》说:“老子适于西裔,行及秦境,死于扶风,葬于槐里。” 老子已经离开人世2450多年了,人们说他活了几百岁是因为他“死而不亡者寿”的原因,实际他只活了80岁左右。《庄子·养生主》有记载:“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核心提示:12月17日至12月18日,“道家‘德’论的思想内涵、历史演变和当代价值”线上学术研讨会举行。鹿邑老子学院(研究院)应邀参加。 12月17日至12月18日,“道家‘德’论的思想内涵、历史演变和当代价值”线上学术研讨会举行
作为现存最古老的文明,中国孕育了无数辉煌的人物。虽然有些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墨水,但是有一天他们突然消失了,他们的故事在历史上不复存在了,即使他们翻阅了各种经典,也找不到任何痕迹。在这方面,它也已成为一个神秘的历史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