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隐私计算的概念、定义及学术内涵,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了持续推动隐私计算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详细诠释了隐私计算的学术内涵,包括如何理解全生命周期、延伸控制、隐私量化与映射、脱敏效果评估,为什么要做迭代按需脱敏、为什么要研究隐私计算语言以及自存证在泛在共享中的作用等,并对一些被曲解的学术概念予以澄清;给出了隐私计算九大方面37个研究点,以及数据安全八大方面40个研究点,并从18个维度将隐私计算与数据安全等技术进行了全面对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隐私计算的研究范畴,正确区分隐私计算与数据安全。
笔者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隐私计算的概念、定义及学术内涵
相关链接
- 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二 在大数据时代
- [本网记者许明朗3月29日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早前在调查
- 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二 在大数据时代
- 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二 在大数据时代
- 本隐私政策的用途是什么
- 新京报隐私保护局报告第1期:谁窃取了你的隐私
- 1992 年的 ces 是目前为止苹果参与过的最后一次
- hp 再次更新 spectre x360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5款移动应
- 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二 在大数据时代
- 9月17日凌晨,苹果在中国区推送了最新的移动操作系统ios1
- 当
- 前言: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8款
- 请参阅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资料 数据隐私声明
- 伴随5g时代的到来,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和个人隐私数据还
- 据外媒mspoweruser消息,微软日前表示
- 苹果在隐私保护上一直也给予用户有较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