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薄弱,总量不足。1978年,全国运输路线中,铁路5.2万千米,公路89万千米,内河航道13.6万千米,民用航空航线14.9万千米,管道0.8万千米。全国铁路复线里程7630千米,电气化里程只有1030千米;铁路机车拥有量10179台,其中蒸汽机车8039台,占机车比重近80%。公路中,高级和次高级公路占的比重很小,仅为14.7%,路面铺装率只有71.9%,绝大部分为砂石路面,等外公路占40%以上,没有高速公路;汽车缺重少轻,性能差,油耗高。内河航道大都处于自然状态,通航里程逐渐萎缩,沿海港口深水泊位仅有133个,港口机械设备落后,运输船舶少。民用机场只有30多个,机场设施落后,飞机陈旧。

1978年,全社会完成的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只有63.6亿元,“十五”以后,我国年均完成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5313.6亿元,2007年达12278.5亿元,是1978年的193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交通运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使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总量快速增长,交通运输网络覆盖面持续扩大,通达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交通体系,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装备和水平显着提高,交通运输业取得了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