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小树之歌》是康轩、南一皆选入课文的经典小说,我们不只读课文,更一起读整本原著! 孩子们不但阅读速度奇快,对文本的细腻觉察与据理探讨,更是教室内一道绚丽风景: “他叫佛瑞斯特(Forrest)耶!会叫‘小树’,大概是因为他的名字吧!” “可是他‘本名’艾萨(Asa)耶!” “第一章父母就往生,可能之前叫艾萨,后来跟爷爷奶奶住就改名了。” “对啊!后面那首歌不就唱到‘小树’,搞不好还是族语呢!” “难道你会因为一首歌而改名?”
相较于课文为了凸显“人与环境”而做了删改,原著完整保留了温馨的“亲情互动”与冰冷的“种族冲突”: “司机和乘客都在笑他们耶!” “这是‘歧视’了吧。” “小树居然还觉得他们很‘天真’。” “就像后面他‘天真’的以为爷爷跟他一样累了。” “还有那个起床也是。” “对,那边超好笑!爷爷居然故意制造噪音来叫他起床。” “我可不希望我妈这样叫我,太吵了。” “可是我觉得很贴心耶,这样就算是小树‘自己起床’啊。”
速食且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多么幸运能与孩子们共读一本好书,翻览作者的记忆,照见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