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后,闺蜜老公的单位结对帮扶汶川县一个民族村,这次轮到他去作定期回访,我们顺便去了一趟。这里有些偏僻,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顶,下高速还要开车将近一个小时,主要是弯多路窄的盘山柏油路,进村还有一段碎石土路。经过多年的灾后重建,村民的生活环境还是很不错,云雾就在眼前的美丽乡村更是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村民的房子依山而建,房子都是用石材砌成,看上去非常的厚实。据说这和羌族的历史有关,要在高山深谷陡坡生存,成就了羌族人艰忍的品质,就地取材有页岩片等垒起碉楼村寨,很好地诠释了人地关系。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在外面打工,只有老人和孩子还住在这里。
午饭是村长招待我们在她家吃的地道羌家美食。其实汉羌有着微妙的关系,甚至有同源于古羌一说。在饮食方面,我倒觉有点相似。腊肉、土鸡、野菜,在柴火和铁锅的烧煮之下,极为简单的食材做出极为纯朴的菜肴,还有那种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的高山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