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期望下一代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令子女往后会有着稳定未来。但随社会演变,教育资源分配竞争越趋激烈,“名校”的需要越来越大。在僧多粥少情况下,令升读名校倍增困难,坊间并开始重视“升学面试”,针对面试提供各式各样的训练。

在这样的教育现况下,或许我们会反问,究竟是小朋友的成绩重要?还是学习的趣味才是重要?可能,答案是两者皆同样重要。于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专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的争议,但这种争议的背后,是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感受与期望,此亦为现有教育制度的问题。

但若从“让儿童重拾学习的趣味”的角度,重新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或学业成绩会因乐趣而提升。然而笔者并不认同纯粹的“快乐学习”理念,有快乐而没有学习成效的教学,只会脱离现实。因学习乐趣所带来的实际能力提升,才是学习的根本,由此带来自主学习,老师返回“后设 (Meta)”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