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康德与席勒两人之论辩,并指出席勒论美之观点如何与孔子之美育思想相映发。席勒从康德的感性与理性之二元对立作出发,以道德之美来弥补理性和感性的鸿沟。
道德美的行为看起来不依循规则,因本身已浑然忘却规则,就像出乎本能一样,轻而易举完成道德义务,此种透过美育所完成的人格气质,已类于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人格最高境界。由此可见中西方对美育思想之旨归。
1. 期刊论文 译作两篇,各为〈前指乎?反指乎?论道德经首章中的两个其字〉及〈道德底再现?汪晖与中国现代性底伦理〉;另自撰两篇,各为〈王国维与席勒美学〉及〈蔡元培思想中的德国资源〉。
2. 专书论著为《席勒与孔子的美育思想探析──由席勒对康德的批判谈起》。
三、美底表象之客观根据(p.62)
第四章 席勒美学与孔子美育之比较(p.189)
一、国人对于席勒美学之评论(p.189)
二、席勒美学与孔子美育之比较(p.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