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经济学(英语:Neuroeconomics)[1],一种跨领域研究,研究人类进行选择决策时的生理机制。结合了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等学科。它同时也结合了数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
拜现代物理学及医学的进步,成就了功能性磁振造影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技术,实现一般人认为不可能观察到的神经活动。利用 fMRI 技术侦测大脑微血管中的血氧浓度,让我们可以观察决策时脑部有哪些区域产生反应(反应时需要氧,该区域血氧浓度高)。另外,历年来神经科学、生理学、化学、心理学及生物学累积了大量的生理知识。在科学界对于大脑功能的初步认识下,人类首次有能力让光线照亮大脑这个黑盒子。
其中 有一种称为多巴胺(dopamine) 的神经传导物质,当我们做了大脑喜爱的事情(大部分为有利生存或繁衍的事),大脑会给我们“奖偿”,鼓励我们可以再做。从演化的角度,正确奖偿的大脑存活下来。
神经经济学利用这些对于人类认知的神经学知识,作为基础,来解释人类进行经济决策的原因。经济学家希望将多巴胺的释放量,转换成一个可测量的标准化“奖偿”。因为有助于生存,动物 (包含人类) 皆会以极大化此奖偿来指导选择行为,这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学上的理性假设。
为何这么多脑区与价值信号有关。帕多阿-斯基奥帕与阿萨德[2]建议“值”的信号透过不同的神经元群代表不同的心理过程。在感觉区,“值”发出的信号可能有助于感官注意(不同感官刺激选择的过程);在前额区,“值”发出的信号可能会导致经济的选择行为(不同商品的选择);在运动区,“值”发出的信号可能有助于动作的选择(选择不同的动作)。相关的研究,可以参考普拉特 (Platt) 与帕多阿-斯基奥帕 2009 年[3]在 OFC 和 LIP 对“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