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要买哪一个楼层,最为便宜?根据“好时价”网站最新研究发现,10层楼以上的住宅大楼,最便宜的楼层在3楼;至于公寓,最便宜的楼层则在5楼,至于10层楼以下的华厦,最便宜楼层则在2楼。“好时价”25日公布最新研究也发现,不同楼层,有不同的价差。其中,愈高楼层、身价确实愈贵,30层楼顶楼价格甚至比4楼贵上1成。

“好时价”指出,从2014年中,北部地区房市陆续进入盘整期至今,价稳量缩的格局依旧不变,即使2018年的交易量较2017年攀升4.5%,来到27.8万栋,但与过去动辄三、四十万栋的交易量相比,还是一段差距。在目前的房市格局,民众买房更要仔细议价,高楼层与低楼层的价格差多少才合理,也是一门学问。

在学术界有个名词叫“楼层别效用比”,意思是同一栋楼里各个楼层的单价比率,例如把4楼设为100,若5楼是105,表示5楼的单价会比4楼高5%。

“好时价”根据内政部实价登录资讯,分析新北市累积近30万笔的房地交易资料,以数理模型,制作出各楼层的楼层别效用比,发现以大楼、华厦而言,高楼层确实比中低楼层,还要再贵一些。

“好时价”把4楼设为基准100,分别检视大楼(以总楼层30楼为例)、华厦、公寓的楼层别效用比,发现共通点,是1楼最高,分别是112.0、110.3、138.4。

至于2楼以上的楼层,公寓从2楼开始往上递减,到5楼最低98.5;大楼、华厦,则是2楼往上递增,其中大楼的顶楼(30楼)约比4楼高1成,华厦的顶楼(10楼)则只比4楼高2%。

有趣的是,因为华人社会传统文化,“4”与“死”发音相近,在购屋习惯上,较倾向避免购买4楼,价格也因此受影响。

但是有些人会以为,4楼是最便宜的楼层?

对此,“好时价”透过楼层别效用比的实证,发现4楼的价格,无论在大楼、华厦或是公寓,都不是最低价,大大的颠覆传统认知。

透过楼层别效用比,可以揭开楼层高低对于价格影响的神秘面纱,客观判断不同楼层的价格差异。

不过,“好时价”提醒,须注意的是,各行政区、地区,有不同的购屋偏好,且个案不同也会有不同结果,楼层别效用比只是购屋时的参考依据,最重要的还是找到心中理想且可负担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