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全球的日本强震与辐射危机,成为这阵子笼罩在众人心中的阴霾。

那些怵目惊心的画面呈现无法预防的天灾、难以预料的人祸,也都一幕一幕撼动着人类自以为能“人定胜天”、“短视近利”的傲慢与自私。

地球的变动,我们尚且无法制止,更何况敢于破坏与无情地利用。

文明的发展,固然带来便利,却是否可以对他人、社会、环境更加友善与更有智慧。

借镜日本,除了援助祈福,我们可以做什么?预备什么?改变什么?

前几天,小二的女儿在爱心妈妈的带领下,画了“逃生包”。

这是意外发生时,可以保命的物品。

但我突然想到,心灵的层次是否也有避难包呢?

在保护身体不受伤之余,如何让心灵可以在面对这些无常的意外时,也可以拥有平安?

毕竟,对存活的人来说,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去、家园的毁坏、大自然的反扑,如何面对担忧、失落、恐惧、创伤,除了重建生活,也需要心情的抚慰、心灵的支持。

而不是亲身经历灾害者,其实更是给我们一个机会,一个改变与预备的机会。

因为,生离死别原本是人生的常态,只是当意外来临时,越是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越加考验身心的强韧度。

如同面对意外灾害需要事先准备、事前演习,心灵的平安也需要每天的操练。

如何让自己更可以活在当下,珍惜生命的每一片刻?

如何让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无论死亡在何时到来,都无悔无惧?

如何让自己保有信心跟希望,并且有勇气去行动?

如何让自己更有智慧地对待他人与环境?

如何让自己在生命的变动中依旧保有爱与宁静?

如同看顾身体的健康,心灵的健壮更是在遭逢意外时,带来求生意志的力量。

画完之后,总觉得这应该也不是“心灵逃生包”或“救难包”,而是平常就可以运用的“平安包”。

不过倒也想到,也可以在“逃生包”中放进一些可以激励自己心灵的物品,如:家人、所爱之人的照片、重要的纪念品、带来希望的小册或图片。

正因为重建之路尚且漫长,更需要为心灵疗伤打气,更需要培养在无常(换个角度,也不意外)中的宁静与安稳。

天灾固然可以预警,却尚且无法预防。

那么,我们更需要避免人祸,更需要与地球共存的谦卑与尊重,更需要彼此四海一家的爱与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