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如果人的存在是依着他人期望而活,那内心深处的自我还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吗?
《变形记》故事中,才开头,就是主角一觉醒来成了一只大虫。没办法工作,没办法正常生活,没办法做常人该做的任何事,没办法当“他们”的好国民、好哥哥、好儿子、好员工。而《变形记》中主角的处境,其实跟作者卡夫卡的一生有几分相似,或许卡夫卡写的,正是他自己。看在外人眼里,这故事是让人难受的。但我却一直觉得,卡夫卡当下在写这故事时,是痛快的。
当活着只是要成为别人所期望的那个“人”、当活着就该理所当然的做着人们认为你该做的事时,那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还算是活着吗?故事里的主角变成了虫,没有人去探究原因,没有人试图理解曾身为人的他的内心,最荒诞的地方,是周遭的人在意的只是“他没办法再做人所该做的事情”。或许人的存在价值在卡夫卡心中永远是一个疑惑,到底身为人的价值何在?如果身为“人”,他的内心却从没有人试图去理解和过问,那这样的“人”,还算个“人”吗?
卡夫卡在《变形记》对这世界最深的质问或许就是如此--人的存在价值似乎从来不是独立、与众不同的存在着,而是被迫在群体中、既定的模式下活着。这样活着的人,其实早已开始失去独立存在的价值。若活着的那个“人”不是最真实的自己,那不当“人”又何妨?
既然你说服贸有好有坏,那我们就打个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