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吊诡的时代,千禧世代一天到晚黏在手机上,但他们却不爱打电话。一项针对千禧世代的观察报导发现,他们对打电话真的有恐惧,对他们而言,电话这个媒介就像生活在黑暗时代一样。

这是一个吊诡的时代,千禧世代一天到晚黏在手机上,但他们却不爱打电话。现在年轻人无论是查看新闻、与亲朋好友聊天、甚至工作上的沟通,都喜欢传讯息,愈来愈少人会拿起电话或是面对面谈话,一项针对千禧世代的观察报导发现,他们对打电话真的有恐惧,对他们而言,电话这个媒介就像生活在黑暗时代一样。

这种症候大约是从 2010 年左右开始,当时 WhatsApp 成为最常见的讯息应用程序之一。2011 年 Facebook 推出 Messenger 应用程序和 Snapchat 首次亮相,突然间,有一种方式可以与人交流而无需说话。

第一个原因是千禧世代希望沟通速度更快一点,而且要得到更直接的答案,而不是冗长的讨论,对他们而言,打电话就像做火车去旅行一样,要达到目的,传讯息比打电话更快。

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传讯息可以避免冲突。 透过打电话,第一时间对方可能会对话题有意见,但透过消息传递和其他形式的数位通讯,沟通的人可以直接表达需求并延续主题,比较不会被对方的情绪反应影响。

但是谈到沟通的艺术,口头沟通仍然有必要性,有些工作类型更是需要亲自沟通。一家位于美国密歇根的行销公关公司创办人 Lynne Golodner 在 Crain's Detroit Business 发文表示,年轻人逃避讲电话会阻碍他们的职业发展。

她发现公司的实习生无论在生活与工作上的一切都在网络上进行,几乎没有人透过电话交谈,甚至她要求一些年轻员工打电话给某某人,他们还出现惶恐的样子,即使个性是外向的人也是一样。这让她感到很不解,因为在她的成长时代,无论是和男朋友还是最好的朋友,都是透过电话聊天,上班之后也是直接打电话与工作人员联系。

她认为,电话才能让人们更亲密的互动。 她说,“做为一名专业人士,我无法想像大学生如果无法轻易地拿起电话打给某人,他们将如何发展他们渴望的职业生涯。”她进一步指出,“与陌生人交谈可能会令人生畏,但现在的年轻人面对讲电话几乎呈现瘫痪的态度”。她认为与人合作执行计划、发展业务、建立伙伴关系都需要口头沟通技巧,文字传讯没办法进行深度沟通。

Golodner 表示,如果想要保持繁荣的经济,必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论是亲自还是透过电话。

研究发现,个人推荐、口碑行销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将品牌从鲜为人知发展到无所不在的地步,光是躲在键盘后面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