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爸妈处理一些事,信中说她整天都在采蓝莓。
她的个性很温和,善良体贴,几乎所有学生都很喜欢她,
但是我却曾经被她破例小小的斥责了一番。
有一次考完小考,老师要我们互相交换改考卷。
我依从小到大从学校老师那里学来的习惯,就在错误的答案上打×,
然后在考卷边缘写上-5、-10等字样,结果被她瞄到了。
她说:
“你不可以这样子。你要用加的,把对的分数一题题加起来。而且这样算快得多啊,干嘛自找麻烦。”
“完全不一样。你怎么可以这样看人?结果我们两个就僵在那里好一阵子。
但是,事后想想,我突然觉得她说的对。
我的确不应该这样看人。
我们华人总习惯从一百分往下扣,然后自以为做事精明。
但这背后隐藏的,是整个负面的思考架构。
我们等于是以满分为基准, 然后开始苛责这个人这里做错,那里做不好。
但西方人却是以零分为基准,每做对一件事,就给一个小小的鼓励。
这件事对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人格形成的影响很大。
我们是要引导一个孩子发挥出符合自身特性的潜能,
还是要用我们事先定好的标准,强迫他样样做到?
就是造成西方人整体来说比我们创造力更发达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