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则小故事谈到两家人,一家人常吵架,而另一家人从来没吵过。常吵架的A先生于是向B先生请教,究竟问题出在那里?
B先生说,你们家常吵架,是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而我们家不吵架,是因为我们家都是“坏人”。
A先生觉得大惑不解,于是又问,既然全家都是“好人”,怎么还会常吵架呢?
B先生说,全家都是“好人”正是问题之所在!因为你们各个都认为自己是“好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有了差错都是别人“错”,因此各持己见,不肯让步,这是你家总是争吵不断最主要的原因!
B先生并举了个例说,你家有人打破了一个茶杯,打破的人不认为自己“粗心大意”,反而责骂谁把茶杯放在这里?
放茶杯的人听了当然很生气,立刻就反驳打破茶杯的人很不负责任、强词夺理、颠倒是非,于是双方相互指责,吵个不休!
同样这一件事如果发生在我家里,打破茶杯的人会马上说“对不起”,并赶紧找块抹布“处理善后”。
放茶杯的人也会不好意思的说声抱歉,承认是自己的错,马上去拿扫帚,两个人一起把桌面和地面清理干净,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会打麻将的朋友,都知道“对对碰”这个名词,而我想借用这个名词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争执,多来自因“对对碰”所造成的结果。
其实“态度”常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关键,为何人一定要追求“全胜”,非证明自己是“胜利者”不可!
有时候姿态放低一点,反而能赢得“友谊”。
例如长辈和小朋友下棋,就要懂得“以输为赢”的道理,偶而故意输个几盘,让小朋友觉得有机会赢你,他以后才会常再找你玩。
如果你让小朋友“盘盘皆输”,甚至宰得他“片甲不留”,保证以后小朋友再也不会找你下棋了!
发生问题时,人总是先追究责任,并相互指责对方的错失,却将问题摆放一旁没去理会,最终,只见两人口水战打了许久,问题却依旧存在。
这样的问题导因,往往都是人的自我主义之心太过膨胀,眼中只有自己看不见他人,只懂的指责对方却不懂的检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