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1: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1:5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1:6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1:7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1:8 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1:9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1:10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1:11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第3节传递了全书最重要的反诘句:有什么益处呢?答案呼之欲出,就是“无益处”。“日光之下”将传道者对生命的观测限制于地上的事,其中有生命的不断更替,没有生命的却长存。太阳从东到西的轨迹是重复、死板的,从传道者的角度看,太阳匆匆下降到地底,明日又从地底升上来;风从南到北地吹来吹去,也是同一道理;江河与海洋也服从一定规律。第8节道尽“虚空/无益”的真相,连人类历史,看似代代不同,其实骨子里也是一样。“无新事”只能从文学喻意来解释,所指的是人在时间的长廊中没有学习和传授一切当记住的事,不是疏忽了就是忘记了,因此已发生的事对新一代的人便为新事。这一代不记念上一代,下一代不记念这一代,人的价值既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
传道者在宣扬一个完全消极和悲观的人生观吗?还是他的诗句有助我们冲破对人生种种不必要的执著呢?若你认为是后者,它对你独特的提醒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