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里等了三天就被reject了,艰难啊。只有四处漂泊了。

一个领域比较交叉,关心的人挺多的,但是就是不知道机理。自己也断断续续做了十年,终于建立了理论,破解了机理。但被Science直接鄙视还是有蛋蛋的忧伤。可能是我科学品味不高吧。

总期待有个完美的结果。这十年走得太艰辛了。自己水平也不差,也非常努力,人品也不差,职业生涯总是磕磕绊绊,远差同龄人,但是始终坚持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梦想,一直为这个问题而着迷。十年前,父亲还健在,现在儿子都上幼儿园了。心情难以名状。

文章真厉害期刊影响应该不大,现在主要都是水文就只好看期刊了。

没办法,现在你即使做了很好的工作,也需要大牛期刊背书。如果行业专业顶刊,可能只有靠时间来证明。年龄也不小了,等不起啊。看着一个个的玩着数学或者材料组合的游戏,搞了很多文章,到处圈钱拿帽子,我也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道是羡慕,还是觉得难受?这或许就是人生吧。

你心里最在意的是帽子,不是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烦恼由此而来。

帽子很重要,一年收入100万,能无诱惑乎。

批评得对。还是不能做到淡泊名利。

好的发现和结果还要靠好的期刊,这是现状,没办法的事情.

awaiting editor decision后变回under review 提问人 iRobot

early access的文章算公开了吗? 提问人 iRobot

Advanced Science版面费税费问题 提问人 iRobot

Nature Communications投稿十几天后让提交reporting summary,这代表送审了吗? 提问人 iRobot

期刊仅一个审稿人,正常吗? 提问人 i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