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楚王失弓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楚王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达到了伦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达到了哲学的自由境界。问:作文材料:吕氏春秋之楚王失弓答:从楚王、孔子和老子三人来看,可以得出立意:对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
自然也不同;一个人的眼光、胸怀决定看问题的高度与境界。
从孔子的角度,作为一个思想家。“人失之,人得之”,就显得胸怀更大。而在老子看来,失就是得,得就是失,所以,无所谓得失,这就是天道。从故事对我们现代人启迪方面来思考,在一件事情来临时,不但能从自己所处的位置来
前天,我带着小狗来福,提了两包书,去岔路口邮局。回来的路上,发现两个包包丢了,不知道丢在何处。小狗来福还没有丢了,还在我的怀里抱着呢。
回家之后,老伴说,两个环保包,没有什么的,算了。是呀,丢的是包包,人没有丢了嘛。小狗也没有丢了呀。
我说,就是比环保包更值钱的东东,也没啥啥的。一个南京人丢了包包,一个南京人拾到了包包,有什么不高兴的呢?何况物质不灭。
说过之后,我觉得,似乎应当说:一个中国人丢了包包,一个中国人拾到了,没啥事体的。这才有水平呢。
立马就——不,我应当说的是:人丢了包包,人拾到了包包,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全人类的胸怀!大气魄。
今天,我们,还,决不能这样地说!个人,单位,国家,都绝不能够如此地看待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坚持自己的权利绝不是自私自利。人、单位。国家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怎么活下去?怎么存在下去?
个人丢了一个包包,小事一桩。国家丧失一块领土,再小,那怕是小不点儿,也是大事。
鼓吹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者,自己是大公无私的、毫不利己者么?未必。很可能是正是最自私者!
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不知道***是从哪些人的身上总结归纳出这个典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