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长张善政今(14)日到中央研究院出席“2016零时政府高峰会”座谈,以“开放资料垦荒之旅”为主题与g0v零时政府董事**良对谈。张院长表示,他在101年担任科技政委时,就推动Open Data,直至今(105)年初,我国在英国的“开放知识基金会”(OKFN)获得Open Data第一名,贡献最大力量的是g0v零时政府,除提供技术协助外,也给予许多外部力量,感谢所有g0v零时政府让政府体会外部者的需求,并对政府内部成果给予必要的肯定。

针对Open Data推动的过程,张院长指出,基本上公务人员具备动机(motivation),但却受限于成本或法规等层面,因此在上位者要设法解决相关问题并提供方向。我国成功的Open Data案如高速公路的ETC,当初要开放时,因为牵涉个人隐私,民间团体有许多顾虑,蔡玉玲政务委员是非常重要的助力,她与法务部及许多单位,针对个资开放的顾虑及情况,提供清楚的流程及引导方向,而高速公路局的同仁有了方向,也愿意努力去做,是大家发展潜力**的案例。

张院长指出,另一个推动Open Data的案例是中央选举委员会的选举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我国研究台湾民主化过程非常重要,更是华人地区民主发展重要的分析资料。101年推动Open Data时,中选会认为选举资料属于个资不得开放,在后来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又缺乏经费,政府进而投入科技预算,最后选举资料全数开放,成为今年我国在OKFN获得Open Data第一名的主要因素之一。

张院长强调,公务人员要有创新(innovation)的动机(motivation),当基层的人缺乏动机时,中层者和上位者就要有由上而下(top-down)的力量推动;因此Open Data需要有由下而上(bottom-up)的能源与动机,以及由上而下的政策与引导,也需要经费从旁协助。

张院长表示,事在“人”为是指,握有开放资料的基层公务人员拥有动机非常重要,即使透过立法,也可能有技术细节的阻碍。国发会于101年推动开放资料时,请各部会开放五项资料,这是让公务人员习惯开放资料的政策,以免无形之中产生抗拒。经过几年后,尤其有g0v零时政府协助,加上政策与经费支持,公务人员都能接受,并且有很好的运用。例如彰化县警察局主动公布犯罪时间与密集地点的开放资料,昨(13)日便获得第八届“政府服务品质奖”就是很好的例子。

最后张院长指出,外界若想对政府开放资料提出需求,国发会是窗口,政府资料开放的认定有三层机制,各部会的业务单位为第一层决定者,决定是否开放资料;若不开放,则由各部会资料开放咨询小组决定;若仍不开放,则提报行政院资料开放咨询小组最后认定。

有关政治团体的资料是否开放,张院长表示,相关研究者会感兴趣,但目前仍无相关法规,希望未来能有立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