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位置确定直击雷过电压保护可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它们的保护范围应覆盖需保护的设施。针对风电场升压站,设置保护装置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2]:
(6) 独立避雷针(线)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在非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以及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8) 独立避雷针、避雷线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间的空气中距离以及独立避雷针、避雷线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见的地中距离。a) 独立避雷针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电气设备接地部分、架构接地部分之间的空气中距离,应符合式(2)的要求:Sa≥0.2Ri+0.1h
(2)式中,Sa——空气中距离,m;Ri——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Ω;h——避雷针校验点的高度,m。b)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应符合式(3)的要求:Se≥0.3Ri
(3)式中,Se——地中距离,m。c) 避雷线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电气设备接地部分以及架构接地部分间的空气中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一端绝缘另一端接地的避雷线:Sa≥0.2Ri+0.1(h+∆l)
(4)式中,h——避雷线支柱高度,m;∆l——避雷线上校验的雷击点与接地支柱的距离,m。对两端接地的避雷线:Sa≥β’[0.2 Ri +0.1(h+∆l)]
(5)式中,β’——避雷线分流系数;∆l——避雷线上校验的雷击点与最近支柱间的距离,m。避雷线分流系数可按式(6)计算:
(6)式中,l2——避雷线上校验的雷击点与另一端支柱间的距离,l2=l’-∆l,m;l’——避雷线两支柱间的距离,m;τt——雷电流泊头长度,一般取2.6μs。d) 避雷线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一端绝缘另一端接地的避雷线,应按式(3)校验。对两端接地的避雷线应按式(7)校验:Se≥0.3β’Ri
(7)e) 除上述要求外,对避雷针和避雷线,Sa不宜小于5m,Se不宜小于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