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蔡明衡综合报导】九合一选举暨公投投票24日举办,本届适逢大选绑公投,选务人员短缺,为此政府积极招募大学生担任选务人员。然而这些大学生不需接受特别辅导,其训练比照资深选务人员,仅需参加半天培训,恐产生专业性疑虑。
“我觉得培训流程,有点像形式上的教学。”报名选务人员的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学生胡安妤分享,培训流程以影片教学、长官讲解工作内容以及实际演练操作示范为主,但整体培训事项过冗,稍嫌浪费时间。同为选务人员的政大法律学系学生江高沪则表示,不管是新手还是资深选务人员,训练方法、时间皆相同。但培训时对选务人员的工作介绍及教学偏少,初次参加培训的学生,可能无法迅速了解整个工作内容。
关于培训及选务人员专业度问题,台北市文山区公所主任秘书黄进能解释,大学生选务人员的职务区分为监察员及管理员。领导他们的主任监察员及主任管理员,则由公务人员担任。他说明,监察员和管理员的工作内容简单,监察员负责监督投票所开票,管理员负责核对身份证、在选举人名册盖章、发放选票。工作时需保持高度细心,工作内容原则上无太大困难。黄进能也提醒初次担任选务人员的大学生,若有突发状况,会由经验丰富的主任监察员、管理员带领处理,场内也有设置联络电话,随时可向区公所询问,无须担心。
目前选务人员,大多由大学生及公务人员组成。大学生选务人员非公务人员,不受奖惩机制规范,若执行勤务时有疏失,或是选举日未如期出席,并不会受到任何惩处。胡安妤表示,选务人员的遴选无需经过面试,甚至缴交报名表就可录取,工作态度全看个人良心。黄进能回应,的确也曾有选务人员于选举日当天缺席,区公所皆会训练约50至100人的候补选务人员,以应付此类突发状况。
央选举委员会主委的刘义周认为,担任选务人员的大学生,“负责任”态度及服务热情尤其重要。他也建议,未来在招募学生担任选务人员时,可融合校内的“服务学习课程”,让大学生了解我国选举、历史等,更可借此规范大学生,善尽选务人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