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 1996 年的一月,RFC 1883 互联网通讯协定第 6 版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发布,虽然其后 RFC 1883 中定义的原始版本在 1998 年修改为现时提议的标准版本 (RFC 2460),前后两个版本差别细微,因此 IPv6 仍可视为 1996 年诞生。转眼 20 年过去,这个旨在解决 IPv4 位址枯竭问题的最新版互联网通讯协定,虽然全球部署率才刚刚超过 10%,但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已逐渐呈现。
IPv4 位址耗尽的问题时有听闻,继亚太区、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可核发位址相继耗尽后,北美地区亦即将面临同样问题。七月时我们 Unwire.Pro 亦曾报导过全美 IPv4 将于今夏耗尽的消息,从美洲互联网位址注册组织(American Registry for Internet Numbers,ARIN))的 IPv4 耗尽倒数计划中看到,倒数已进入最后阶段,IPv4 位址的供应或将于下周耗尽。
全美 IPv4 今夏耗尽 各地急需全面步向 IPv6
约一年前,Microsoft 已表示其美国本土 IPv4 地址已消耗殆尽,故需动用到其全球 IPv4 地址库存以维持服务,而有地区亦已有网络建设超出承受上限,无法承受庞大数据流量,更遑论所有装置连接的物联网。而北美洲 - 美国、加拿大两地的 IPv4 将于今夏就用罄,令业界、大中小企业均需要加速步向 IPv6。
Microsoft 近日在其网志上宣而美国本土的 IPv4 地址已被消耗殆尽,因而被迫要开始动用其全球 IPv4 地址的库存以维持其云端计算服务 Azure 在美国的正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