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共分三册,力求阐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这部重要遗稿的基本论点及其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列书依据的版本是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1972年,第二分册1973年,第三分册1974年);为阅读或查找方便,分作上、中、下三册,并采用了该版本的全部标题及相关符号。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1861—1863年《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的主要部分。马克思在这里围绕剩余价值理论,广泛考察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各种理论和观点,并且阐发了自己的理论,其中有些是新的理论发现。《剩余价值理论》连同手稿的其余部分的写作,为《资本论》做了重要准备,是马克思经济学说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上册内容共七章,分别针对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亚当·斯密、奈克尔、魁奈、兰盖等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提出研究与分析,并提出重农学派的研究想法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
中册内容共十一章,主要研究的经济学家及其理论有:洛贝尔图斯、李嘉图、亚当·斯密,主要内容环绕在地租理论、剩余价值论、利润理论、累积理论等方面。
下册内容共六章,分别针对托·罗·马尔萨斯、李嘉图、拉姆赛、舍尔比利埃、理查·琼斯等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提出研究与分析,针对李嘉图的理论提出反对政治经济学家的无产阶级反对派研究,并收录收入及其源泉·庸俗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