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名嘴不说 刘政鸿也曾是《远见杂志》3星县长?
近来,苗栗县政府因为发不出薪水,成为关注焦点。其实《远见杂志》早在2012年7月出版的杂志中,就特别针对22县市债务进行总体检,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苗栗县不仅是全国人均负债第二高(7万2016元)的县市(仅次于高雄市7万8713元)(表1)。同时也是债务增加最多的县市,从就任时(2005年底)的162.27亿元,增加至2012年4月的405.43亿元,增加金额为243.16亿元(表2)。
(点击上图可放大检视,刊载于《远见杂志》2012年7月号页128)
由于前苗栗县长刘政鸿曾经得到《远见杂志》县市长施政满意度五颗星,因此近来有些电视“名嘴”与部分网友质疑《远见杂志》的调查,指出为何苗栗县财政破产,仍能得到五颗星评价?
其实《远见杂志》县市长施政满意度大调查,顾名思义,是各地方县市民众对各自县市长的“施政满意度调查”,仅能反映调查当时各县市民众的感受评价,反映的是各县市民对县市长的满意度,满意度高低并非《远见杂志》内部可以左右与窜改。
若县市长施政有所懈怠、或有贪污舞弊等违法、或失去民心的施政做为,远见调查的历史资料显示,民众对县市长的评价星等,也会随民意起伏而升降。星等满意度像是一面忠实镜子,反映地方民众的真实感受。
《远见杂志》做为媒体,秉持客观中立,忠实地把调查结果刊登,绝对不受业务影响。这项调查结果更不受任何县市长个人、任何政治人物与任何政党左右。
以前苗栗县长刘政鸿为例,他担任县长后(2005年12月20日就任),首次列入《远见杂志》调查是在2007年。当时他的成绩只有3颗星,2008年是4颗星,2009年至2012年为5颗星。
但是2013年降为4.5颗星,2014年更是吊车尾,倒数第二名,只有3.5颗星。显示《远见杂志》的调查结果,都是具体呈现当时县市民的心声(表3)。
此刻任何人质疑《远见杂志》调查刘政鸿曾是五颗星的那几年,也就是2009年到2012年期间,若是部分名嘴与网友们也能找出同时间其他台湾的媒体,包括报纸、杂志与电视台,那几年也曾针对县市长施政满意度做调查,就会发现,那几年其他媒体的调查结果,其实与《远见杂志》的调查,大同小异。在其他媒体调查中,刘政鸿那几年的排行也大都名列前茅。只是各媒体呈现方式不同,《远见杂志》是以星等族群排名,所以每年的5星首长不是固定人数,可能三位也可能四位不等,其他媒体则是依序排名(1、2、3等等)。因为在2009至2012年间,大埔事件尚未严重冲突与恶化,尽管苗栗县负债已大幅增加,但多数民众并不知情,也没有发生发不出薪水的窘境,所以刘政鸿的民调成绩仍维持在高档。
时空环境已不同,怎么能用今天的客观现实,来质疑多年前的调查结果?
而且刘政鸿在《远见杂志》多年的调查中,成绩起伏,部分名嘴却只强调他是5星县长,却为什么不说他也曾是《远见杂志》3星、3.5星、4星、4.5星县长呢?是否以偏概全,刻意扭曲视听?
更何况当刘政鸿于2012年拿到苗栗县民满意度五颗星的同时,《远见杂志》同时也报导,苗栗县财政问题已十分严重,平均每人负债为全国第二。
遗憾的是,每次只要一提到苗栗县的问题,部分不明就里的名嘴或部分网友总是以似是而非的言论伤害《远见杂志》的信誉。
《远见杂志》业务部秉持新闻媒体该有的正常作业原则,承接各县市政府业务广宣专案,都是经过公开透明的合法招标程序,结果也均公开在各中央与地方政府网站上。《远见杂志》县市长施政满意度调查,跟业务预算绝无关连,经得起外界检验。
【采访笔记】我们都是地方财政“希腊化”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