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遗传资源的保护,我国《专利法》规定了遗传资源的来源披露制度,与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协同发挥作用,构成专利保护机制。《专利法》要求申请人说明遗传资源的合法来源,证明其合法获取,是为了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公正公平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产生惠益的目标。相对于《名古屋议定书》的要求而言,我国专利保护机制存在着披露义务非强制性,保护范围有限、披露内容狭窄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保护遗传资源,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对于未来修法和立法提出完善来源披露制度、加强专项立法、国家专利局设立检查点、建立健全监管体制的建议。

巴西新的《生物多样性法》

巴西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15年5月20日,巴西总统罗塞夫(Dilma Rousseff)签署了巴西新的《生物多样性法》,废除了2001年通过的《生物多样性法》。

1.让我们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吧,影片里几乎所有受访者没有回答出来:什么是GMO?

GMO是转基因生物体的缩写,即遗传基因被改造修饰过的生物体。简言之,科学家从某一生物中(例如比目鱼)提取一种基因,植入到另一生物(例如番茄)的DNA中。

前言:作为《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缔约方大会第七次会议 (COP-MOP7) 于2014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韩国平昌召开。下文是民间社会参与者在最后一天所做出的最后陈述,TWN的报告与分析将于近期完成。

转基因是指一系列改变生物遗传机制的特殊基因操作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组合在一起称为重组(recombination),产生的生物被称为转基因生物或者遗传修饰生物。最早的商业化转基因作物是抗除草剂和抗虫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其他商业化的或进入大田试验阶段的转基因作物包括抗病毒红薯、增加产量和维生素含量的水稻和抗极端气候的多种植物。还有可以产生乙肝疫苗的香蕉、快速生长的鱼、早熟的水果和坚果以及能产生独特性能材料的植物。转基因食品为某些区域21世纪的最大挑战给出了一份承诺。和所有的新技术一样,转基因技术也有很多已知的和未知的风险。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关注集中在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标识和消费者的选择权利、知识产权、伦理、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