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低海拔林地及荒废地,近年来遭受外来藤本植物小花蔓泽兰(Mikania micrantha H.B.K)危害,形成严重的生态问题。本研究调查该植物之物候学、繁殖性状及耐荫性,并探讨两种可能的防治方法。遮荫试验发现本植物为非耐荫种,光合作用潜力高达 17 µmol CO2 m-2s-1,在低光林下无法生存,但根部生物量随光量提高而显著增加。将蔓茎由近地表处切除,每月切一次,连续切三个月,可得到良好的除蔓效果。在夏季及秋季依此步骤可消除 90%以上的小花蔓泽兰植株,但在冬季及春季除蔓效果较差。藉 19种植物进行相克作用试验,发现凤凰木的叶及花对小花蔓泽兰具有强烈植物毒性。覆盖 1-2 g 的凤凰木叶粉或花瓣粉于土表,在三周内使小花蔓泽兰小苗达 75-90%的致死率。此结果暗示或许可利用凤凰木叶部及花瓣的相克化学物质来做为防治小花蔓泽兰之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