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关题目,我再详细些如下解说。一般所说的“阳历”,有西方“洋”历的意思,普遍是指,例如西方历法2014年1月1日的时间纪录方式,但想深层一点,的确说得通是可以与太阳有关;至于中国人用的月建,例如寅月之后为卯辰巳午未等等 …. 每月顺行的原理:
1. 先了解‘太阳东升西沉’这种日出日落的太阳与地球对应位置发生,是基于地球的自转现象,即是我们所认识的24小时为一日;
2.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认为‘太阳东升西沉’,是因为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动所致,而在天空上经过的路线,称为‘黄道’;先贤后来又发现,太阳与天上其他恒星的位置是有变化,当地球时间一年,太阳会按‘黄道’行至返回起点,走了一整个圈;
4. 中国人发展历法,是‘阴阳历并用’(这里的阴是指太阴即月亮,阳是指太阳,没有西历的洋之意思),又因为用肉眼观察月亮好比观察太阳容易,所以阴历容易成为古代主要历法之一;
5. 我们所认识的十二地支次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排,而我们既已知太阳躔宫(月将)方式是逆行,所以,便能够了解成太阳在十二地支盘是逆行;
6. 至于为何“十二月建”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顺行? 原因是月球是围绕地球公转, 地球、月球、太阳 三者,当月球刚好行到在太阳与地球中间位置(在此暂不考虑日蚀,亦解释日蚀为什么是在初一左右发生),这时候便是阴历的初一(此时月亮成为一条很幼的弯线称“朔”);假如太阳躔戌宫时,初一的月球与太阳相遇,这种中国人称为“合”的现象,即是我们术数常说的“六合”,太阴在十二宫顺行,太阳在十二宫逆行,形成“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前者为‘月建’与后者‘月将’,一顺一逆形成相合,即解释到我们所用的月建是顺、月将是逆;但必须要知道,太阳过宫是以‘中气’,月建计算是以“节气”,当中两者历法的月头月尾交界,便出现十五日之差;
7. 还有,古时中国以‘冬至’为一年起点,与西方历法一年起点为“春分”(白羊宫)之不同,于是,若将一年起点的太阴历子月冬至看时,太阳历的冬至位置正好是丑宫,一个顺行一个逆,也正是术数“六合”之妙;
8. 历法后来因应农业社会,演变以‘立春’为一年之始,‘正月建寅’为春天,因此,阴历(我们常说的旧历)会被称为“农历”,但实际上,农民跟随春夏秋冬四季廿四节气进行耕种,所以“农历”又与阳历有关;可见,中国人所用的历法“农历”,是“阴阳历并用”。
看看这张星图,这是从地面望上天空,图的最外边红色线为地平线,正如我们面向北方而站立,右方是东,左方是西,天上前方(即图中下方)的一点是北极星,稍为望向右方是 Ursa Major 大熊座,尾部就是北斗七星。
本篇文章的回响功能已关闭,您将无法对该文章发表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