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区农改场十多年来致力于药用“紫锥花”研究,克服气候障碍与栽培技术,成功整合育苗、定植与田间管理,经欧美食品药物机关与国内卫生署评估后,正式列为“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将朝向“养生饮品”生产。(李河锡报导)

紫锥花又名松果菊,是印地安人传统药草,用于治疗外伤、喉咙痛与头痛,从二十世纪初就被欧美国家广泛应用在医药的用途,在欧盟更名列第二大的保健植物,各类紫锥花产品缔造超过五十亿台币的商机;台中区农改场因认为“紫锥花”具有高经济价值,十多年前从加拿大引进来台后,积极朝向养生与药用等方向来研究,终于克服多项气候障碍以及栽培困境,成功整合育苗、定植与田间管理,并在南投埔里镇建立“紫锥花”有机栽培园区,一年可两收,产量相当稳定,农改场场长张致盛表示,经人体临床试验研究,证实“紫锥花”具有提升人体免疫力、抗病毒与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经卫生署评估后,已正式列为“可供食品使用原料”,第一阶段已朝向养生饮品来生产。

张致盛场长强调,国内栽培紫锥花技术日渐成熟外,也开发成分萃取与养生新产品,涵盖有“紫锥花原料生产技术”、紫锥花袋茶与保健食品配方,分别技转给“草屯镇农会”与“台湾德瑞特生物科技公司”,未来将朝向药用方向持续开发,以促进国人健康!(摄影:李河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