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数字化制造技术,3D打印机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近几年来,桌面级3D打印机也逐渐走向成熟,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那么桌面级3D打印机与工业级3D打印机到底有何不同?咱们一起跟随远铸智来看看吧。

因为目前只有FDM和光固化技术,从数据上看,工业级和桌面级3D打印机差别不大,FDM的小分辨率由打印挤压出口的尺寸决定,基本都在0.3-0.6MM之间,层厚由Z轴决定,而工业级多用步进电机,3D打印机采用伺服电机,避免了实际打印过程中的步进等精度偏差。

印刷支承和印刷实体可分参数印刷的设计是区分工业3D打印机和桌面3D打印机的最重要标志,因为工业3D打印机应用于实际生产领域,对打印的效果要求很高,而使用过桌面3D打印机的朋友都知道,FDM或SLA设备,由于支承和实体在印刷过程中没有区别,印刷结束后分离支承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往往导致分离失败,破坏实体。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级的问题。

一般而言,支持打印尺寸越大,打印机价格越贵,如果你需要微波炉大小的打印机,目前市面上很多桌面级3D打印机,只能打较小的东西。为了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工业级3D打印机一般打印体积很大。但相应地,较大的体积导致系统复杂度增加,材料成本增加,安装、运输、维护费用高昂,为了保证打印精度和整机的稳定性,对各部件的性能指标要求较高,这几个因素将使打印机成本成倍增加。工业级没有桌面级3D打印机设计那么简单,一般也有特殊的合规设计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印刷可靠性,通俗地说,就是印刷成功率。印刷成功率是真正考验设计团队能力的一个指标,也是区分桌面级和工业级3D打印机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工业级打印机毕竟是批量生产的。印刷过程通常很长,一般至少需要几个小时,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印刷就会失败。如今,即便是行业中稳定的桌面级3D打印机,打印成功率也只有70%。而且工业级的打印成功率几乎可以达到99.99%,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综合成本,人力,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