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对于孩子的学习相当的重要,孩子透过眼睛观察大人的示范,学习动作技巧、建立认知概念,从操弄玩具、阅读、书写、球类技巧、跑跳、进食、穿衣等活动,皆需要视觉的参与或是辅佐来帮助孩子完成任务,研究认为,视觉是影响人类最大的感觉,人体有70%的感觉分布在视觉,视知觉的能力已被证实是预测孩童是否准备好读一年级的主要因素。
视知觉是什么?
视知觉就是“视觉讯息的解读能力”, 包含两种功能:接收、认知功能。有基础的视觉接收功能,才能进行后续的认知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定期的视力检查对孩子来说相当重要,以了解孩子的视觉接收能力的表现。
眼球动作控制:眼球的动作可以流畅的进行移动,包含左右跨越中线、垂直上下、斜向及追视快速移动的物品,例如:玩丢接球,眼睛注视着求快速移动。
▍视觉认知功能:
视觉注意力:视觉能够正确的注意到讯息,例如:注意到故事书中狮子的图案。
视觉搜寻:有组织地完整搜寻所有视觉讯息。例如:寻找整个画面里狮子的图案。
视觉区辨:能辨识出物体的特征,包含颜色、形状、一般的特征等,例如:了解狮子的特征,例如:黄色的毛、四只脚、有尾巴等。
视觉记忆:将接收到的讯息记住并运用,例如:记着狮子的特征(黄色的、四只脚、有尾巴),在下次看到类似的特征时能想起。
视觉认知:能够整合所有的视觉讯息在心里面进行想像、计划或是解决问题等,例如:看见躲在草丛里的狮子(视觉完形)、可以辨识出比较小只但有相同特征的小狮子(形状恒常)等。
视觉调适:接收到新的视觉讯息进行短暂的调适或是视觉讯息会短暂停留,例如:快速翻阅一连串分段跑步的动作,看起来就像是连续的动作。
儿童的视知觉能力由金字塔的底端逐渐往上发展,基于基础的能力逐渐往更高阶的认知能力进展,治疗师透过评估、会谈及中了解孩子在视知觉的哪个阶层能力不足,影响到日常生活、游戏或是学习表现,协助家长进行环境的调整、孩子基础能力的提升及策略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