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 CPU 会内建 USB 4 指日可待,不过要低延迟的话,还是用 Thunderbolt 3 ,毕竟 PCIe 总线的反应时间比 USB 低得多。

本质上的问题是在于 Thunderbolt 跟 USB 要满足的客群不同。

Thunderbolt 要满足的客群基本上是高效能低反应时间的使用者,USB 要满足的客群是消费型装置的使用者,而且 USB 装置的热插拔装置驱动程式已经很成熟了,但是 Thunderbolt 装置做热插拔这个事情其实到现在还是会遇到问题,所以 Thunderbolt 跟 USB 其实是互补的设计。实际上 Thunderbolt 装置并没有办法像 USB 的设计一样做频繁的热插拔,因为会遇到 Thunderbolt 服务当机的状态,这个时候只能拔掉 Thunderbolt 装置之后把电脑重开机,之后就会正常了。

实际上 Thunderbolt 3 的高效能低反应时间有其代价,第一代支援 Thunderbolt 3 的 Windows 笔记型电脑,如果用 i3 CPU 的话,可能会有跑不动的问题,因为 Thunderbolt 3 总线全速使用的状况下,因为那个时候 i3 CPU 的效能不足,所以实际上那个 Thunderbolt 3 界面其实是不实用的,我相信在 USB 20Gb 跟 40Gb 的时代,USB 控制器一定会有硬件的卸载功能去降低 CPU 的负担,但是 Thunderbolt 是 PCIe 装置,所以所有的管理成本都会直接加在 CPU 上,然后因为要外接,所以还有一个 kernel message service 的成本,所以 Thunderbolt 没有 i5 i7 CPU 的话基本上应该是不用期望效能的。

目前 Thunderbolt 3 的硬件规格授权,Intel 也已经在 2018 年完全开放了,不过就 PCIe 的验证要求而言,短时间低价的整合型产品还很难看到,我们就再等看看吧!

读者李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