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的语言能力,是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香港大多数幼稚园均以中文作为跨学科的教学语言,教师透过“主题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学习语文的机会。学习语文必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幼稚园的“主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听和说的机会;另一方面,幼稚园学生的手部肌肉发展还未完全成熟,要求幼稚园学生多写未必有益。不过,幼稚园学生在“读”这方面的能力却与日俱增,如果他们能够阅读一些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自然能够协助学生在成长初阶掌握不同方面的语文能力。适切的儿童文学作品无论在内容、表现手法、形式、深浅程度等各方面,应能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儿童身处的文化背景。本研究将集中评估现时香港幼稚园常用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表达形式和技巧能否达到幼稚园教学的需要。 Copyright © 1999 香港教育学院语文教育中心.

《语文与评估:一九九八年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刘社尧、廖佩莉和何志恒 (1999):香港幼稚园常用儿童文学评估研究,辑于何国祥主编,何文胜、傅健雄和杨桂康副主编《语文与评估:一九九八年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页 535-553),香港,香港教育学院语文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