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许多人将过去20年经济发展缓慢的现象,归咎于“代工制造”思维,认为制造业只会降低成本(cost down),而不会创造价值(value up)。其实,降低成本是竞争所导致的,而无论制造或服务业,价值的创造都同样源自创新,从百年前至今都是如此。
任何产品和其产业,都会遵循从诞生、成长、成熟、直到衰退或灭亡的生命周期。通常新产品的诞生与成长,都来自“创新”阶段;此时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因此被称为“value up”。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超额的利润”和“潜在的市场”会吸引无数新厂家投入竞争;最终,领先者和新加入者的技术差距缩小,产品的规格也标准化,这时就进入了产品成熟期。
产品是否已经进入成熟期,其实很容易分辨:只要看产品的广告就知道了。成熟期产品的广告强调三个方面:规格、价格、和逼格(对岸用语,指材料、外观、工业设计等加值条件)。
在产品的诞生和成长期,企业追求利润极大化靠的是产品创新、以及value up带来的溢价与高毛利。
进入成熟期之后,价格竞争成为常态;纵使有品牌加持,或许还可以维持较高的价格,但是高额的行销费用,也使得运营利润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