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次没看产品评论就直接购物是多久之前的事?如果你跟我是同一类的消费者,即使是买个小东西,大概也会巨细靡遗地查遍商品所有相关资讯。如果是要花大钱的事,例如寻找年假旅游地点,我阅读的评论文章数量可能不少于夜空中的点点繁星。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做?第一,我们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选择。选择数量增加固然是好事,但也可能使做决定更加困难且耗费更多时间。为了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会想了解其他消费者的产品使用心得,并从他们的评论中找到解答。

虽然这不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但我们的做法确实和以前不同。以往人们只阅读评论,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会透过影片丰富的视觉效果,在购买产品前先了解他人的想法以及体验产品。

为了进一步了解“先试后买”的习惯,以及这个全新消费者决策过程对品牌业者的影响,我们分析了 YouTube 资料,并询问部分观众的意见。

从前,消费者只能倚赖广告、专业评论人员和口碑推荐来评估产品。但现在,现代人的购买行为比以往复杂得多,而影片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例如在过去一年中,40% 的 YouTube 使用者在购买产品之前会透过 YouTube 影片进一步了解相关产品。影片丰富的视觉效果能弥补文字不足之处,因此人们非常喜爱透过影片体验产品。一名观众向我们解释购买美妆产品时的想法,他说:“我喜欢观看产品介绍影片,而非阅读网志文章,毕竟光看文字描述,还是无法知道实际产品的颜色。”

另一名受访者对于买车也抱持着相似的想法,他表示:“我想看别人试驾我有兴趣的车款,并听听对方的意见。”其实许多人都会这样做。YouTube“试驾”(First Ride) 类影片的观看时间加总起来,相当于从纽约开车到旧金山超过 45000 次!除了上网看试乘影片之外,人们现在还会透过影片了解前往实体店面的行程。

YouTube“一起逛”(Shop with me) 类影片 (观众透过影片跟着创作者去购物) 的观看时间在过去两年里增加了 1000%。3 这种影片型态让观众能透过他们信任的对象体验购物之旅,并在过程中评估产品是否适合自己。

为了全面了解某项产品,人们会想听真实的评论。我们访问的一名 YouTube 使用者说:“不论是优点或缺点,我都想听听看,而且想知道产品在不是最理想情况下的表现。”

人们确实仍会透过品牌取得所需的资讯,但现在这只是他们考量过程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知道品牌业者只会透露片面的资讯,因此希望在购买之前全面了解产品。我们的另一位受访者表示:“当广告中的主角不是品牌业者时,我会对自己的购物决定比较放心。”

多数使用者在入手产品之前无法实际触摸或使用,因此品牌业者需要透过有创意的方式来帮助人们上网“体验”这些产品,让自家产品透过网络也能散发魅力,像是透过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VR) 或扩增实境 (Augmented Reality AR) 的方式让人们体验。举例来说,L’Oréal 的 Makeup Genius 应用程序就让使用者以虚拟的方式试用美妆商品。

广大的 YouTube 创作者也会测试和评估各家品牌业者的产品,其中可能包括你的产品。现代的消费者在决定前,有更多的方式可以检验品牌对自家产品提出的任何卖点,因此确定自家产品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也是品牌的关键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