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法斯集团的经济学家根据旗下核保人员所观察到的全球企业收付款情况,发展出了独特的指标[1]——科法斯集团信用风险指标。通过分析这些指标,我们发现新兴亚洲和北美地区的行业风险与欧盟15国的行业风险,两者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新兴亚洲地区,信用风险仍在可控制的范围:四分之三的被分析行业呈现较缓和或适中的风险。此地区的特征为各个行业中的企业营业额增长均维持在 4% 到 16% 之间。医药业受益于印度及中国不断成长的中产阶级,这两个市场同时也是医药业原材料生产活跃的主要推手。在能源产业方面,由于面板价格大跌影响了太阳能产业,也使得其信用风险增高。纺织服装业开始将生产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需要多加关注,特别是中国。
北美地区各行业风险适中,除了金属业因为中国廉价钢铁的输入使其面临高度风险。在能源业方面,美国工业开始使用低成本的页岩天然气,使得信用风险有所改善。由于家庭消费出现复苏,汽车业的销售数字在2013年2月成长 4%。受益于天然气历史新低的价格,北美的化学业依旧保持相当的竞争力。
在欧洲地区,各行业均出现显著的信用风险。由于产能过剩,加上其下游汽车业及建造业仍处于困境,令金属业的前景雪上加霜。如前所述,由于汽车业及建造业仍然疲软,导致欧洲各国的需求欲振乏力。电子业的信用风险开始升高,电脑销售数字急跌也可说明此问题。
[1] 科法斯集团信用风险指标以在新兴亚洲、北美及欧盟15国逾 6000 家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变动为基础:由科法斯集团分析师所观察到的营业额、获利能力、负债净值率、现金流量及理赔方面的变动情况。分为四项风险类别:低、中度、高度与极高度。
下载本新闻稿 : 欧洲与其它地区在行业风险上的差距愈明显 (366.98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