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2002年,苏伊士与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集团合作经营的青岛公用事业领域第一家中外合作公司“青岛中法海润供水有限公司”投入运营。2012年,苏伊士在青岛投资、建设、运营青岛董家口工业污水厂助力钢铁企业实现工业污水100%回用,是董家口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
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覆盖约284平方公里区域,设置港口区、钢铁产业区、化学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对处理后尾水标准要求高,又要避免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的重复投资。要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又要便于政府和环保部门监管,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主线采用AO工艺,主要处理经济区入驻企业产生的有机废水与生活污水;副线采用"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工艺路线,主要处理青钢废水。
位于经济区内的中国大型冶金企业青岛钢铁,其生产产生的废水,进入到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系统中,经过缓冲池、高密度澄清池、V型滤池、反洗水池等多个环节,最后产生符合青钢回用指标的水。这样各个指标都达到相关标准之后,这部分水就可以顺着管道再回到青钢,企业方面将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之后再用于生产,实现了循环利用。
随着董家口经济区2018年被评为省级化工园区,公司运营将以集中工业污水处理厂模式运作,经济区入驻企业产生的污水大多可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既能避免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的重复投资,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又便于政府和环保部门监管,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