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就是布施,但喜舍比布施更有“学问”些。

喜舍是指“用欢喜的心情布施”,为什么能欢喜布施呢?因为布施的当下,施者的心灵是非常满足的。要一个人布施不太难,但喜舍则源自丰足,只有在物质、精神各方面有丰足感的人才能“喜舍”。

常听到:“我需要…”、“我缺少…”、“如果我有××该多好”,却很少有人这么思惟:“我可以给些什么?”,在别人需要时能够高高兴兴地布施出来,这样的人生必定非常丰足,同时,由于有了丰足感,身心会觉得安然、自在,因为,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我是欢欢喜喜地在每一个适当的机缘下、提供别人需要的布施者,不是那些伸着手等著别人施予的人啊!

要过一个自在的生活,“喜舍”是不可少的。佛经中有句话:“菩萨恒常欢喜,因他恒常布施。”,当一个人布施的时候,他所施出去的不只是对方所要的东西而已,更舍去了自己内心的吝啬、犹豫、自我保护等障碍心理健康的一切烦恼,把心灵从闭塞、防卫转为开放、接受,这犹如从牢狱中获得释放,怎能不欢喜呢?

◎参考整理自《香光庄严杂志》第14期专栏<探寻>:“自在的生活”

固定网址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