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高静)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京津冀空气污染传播通道2 + 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15%以上,重污染天数下降了15%以上。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等地PM2.5的平均浓度预计同比下降25%。
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市,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23日--2018-2018年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中行动计划。” 2017年是大气第一阶段的关闭年。除上述目标外,方案还要求全面完成十项大气评估指标。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成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方案明确了分散污染企业,治散煤,工业企业高峰生产和运输11工作内容。
由于已经验证了分散污染企业,在原则上先停止处理,分类。列入排除大气污染物排除类,9月底依法关停取缔。
钢铁焦化铸件产业实现部分高峰生产,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主要城市,采暖季节钢材产能限制在50%以上;水泥,砖窑,陶瓷,玻璃棉,岩棉,石膏板建材行业,采暖季节全部实行停产。
为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有关方面提出,要在9月底前完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管理相关机构的建设,为建立和调试做好准备加强机构间合作,提高跨地区协调,协调和监督能力。
方案要求,2 + 26个城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不强,环境问题突出,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甚至更差,开展中央环境保护专项督察,负责人实行严肃问责,有效传导压力。
特别声明:本文仅为传播信息的目的转载,并不代表本网站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从本网站转载的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将被保留在本网站上,并对版权拥有法律责任;如果您不想转载或联系转载稿件费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