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的光谱中,无论信徒是属于保守派或是激进派,参政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或个别组织)的权力,而是为了荣耀神和服事邻舍,神的公义驱使我们追求地上的公义,但地上任何人或政党的公义都是不完全的。
现在应该是聆听的时刻。聆听就是尊重、给别人也同时给自己时间和空间,这聆听本身就是公义。
贫苦者虽一无所有,他们却是上帝的民。他们的冤声必引来至高者的公义。事实上,到上帝面前来喊冤申诉是贫苦者的权利,维护贫苦者应有的声音因此是公义的重要基础。
期望选择参与“占中”的,不是出于逞英雄,而是出于爱邻舍;期望选择不参与“占中”的,不是出于对公义的冷漠,而是出于爱邻舍,以其他的方法服待他人。也期望信徒之间能以爱相待,避免以圣经的权威去封杀对方发言。
“国”和“民”孰重孰轻?圣经显然把重点放在“民”上。以色列人的历史显示,厌弃上帝、远离上帝话语的最终结果,可以是亡国,甚至可以是离开自己的土地, 但耶和华上帝仍然不会背弃祂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祂仍然会信实地保守祂的以色列民。
神学家必须紧记自己独特的使命和角色。巴特虽然一手圣经、一手报纸,却不容许报纸影响或决定他对圣经的阅读和聆听。
教会应有自己独特的角色和使命。无论在怎样的历史处境中,教会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独特角色和使命。简单来说,教会虽然处身大时代,但不应以时代为大!
没有公义的和平是假的和平,真正的和平要求有公义的社会。而在另一方面,追求公义的路上时刻不可忘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