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高气爽,登临居高,遍插茱萸,九九重阳节将至。然而,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登高、赏菊等习俗,还有这习俗中体现出的尊老敬老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重阳节快要到了,很高兴有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重阳节的来历、演变,以及我国的敬老文化。我今天这个题目是从《孟子》里摘的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主要从敬老的角度来谈重阳节的意义。

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的是唐朝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的习俗。此时秋高气爽,大家登临居高,插茱萸花,不光思念故乡,还思念没能参加这样活动的朋友、兄弟。这首诗把重阳节的习俗和怀亲之情,非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历来被传颂。

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跟中国许多节日一样,重阳节也不是马上就形成的,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受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