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邻舍节后,连续下了10天的雨,下得人心惶惶。好像很久没有下这么久的大雨,气象局每天预报“豪大雨特报”,警告低漥地区民众小心水灾……6月4日深夜,天母的高地,中山北路七段114巷、190巷淹水了,有100多户人家的车库淹水了,报纸上只是提了一下,并没有深入的追踪报导。和社子岛的淹水比起来,天母的淹水是小儿科,不会成为新闻焦点。

《天母合众国》身为社区媒体,当然要追个水落石出,虽然资源有限,而且政府有关部门刻意淡化,但谁能说190巷上方的违法开发,和下方住户地下室的淹水没有关系?

在台湾的淹水像是“俄罗斯轮盘”一样,下次轮到谁,很难说。把“绝不淹水”调个方向念:“水淹不绝”是天母最好的写照。我们当然不是唱衰天母,而是希望大家要防患未然。长期以来政府与民间忽略生态环境,逆天而为,以为人定胜天,其实是社会付出更大的成本,水患之后,就是编列预算,加高堤防,还美其名为“生态工法”,让当年设计宜兰冬山河,引进生态工法的郭中端(天母居民)气得吐血。

我们不能只看负面,邻舍节有1千多名天母人一起来相互认识,再一次挑逗“中年人的乡愁”。“哇,我不知道天母又这么多人,和我一样,是从花莲来的。”刘忠继惊叹。天母国中的管弦乐团还是最棒的,“天使之翼”的表演令人惊艳,官志煜、志威的表演真是一绝,还有其他特色的舞蹈、表演,让大家回味不已。暑假要移居上海的刘铃铃说,她要把邻舍节也要带去上海,让她认识那里的新邻居。

从媒体角色上,《天母合众国》不该自己办活动,再报导自己,而应该多报导社区的活动,但在初期阶段,我们还是抛砖引玉,鼓励社区的个人或社团来办活动,这样以后我们可以专心报导社区的活动。我们发起了“ENGLISH 101”的活动,希望发挥天母生活圈、商圈的特色,借由实际生活、工作中,创造使用英文的环境,这也是让天母成为“学习型社区”的一个机会,学英文是其次,而是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学习的环境——这就是天母。

我们要感谢陈聆云女士,她放下生病的夫婿在美国,奔回台北为“ENGLISH 101”催生、接生,如果没有她的奉献,不会有“ENGLISH 101”。同时,有22家商店高高兴兴地来参加“ENGLISH 101”,还有Big Byte、道尔敦、士东国小家长会团体参加这项活动,让“ENGLISH 101”快乐启航。欢迎更多的天母商家、个人,一起来“落英语 – Just Use It”,让天母“很天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