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时,我杀了爱(Reckless Driving)
继《五岁时,我杀了自己》在台湾畅销三万本后,最令人期待的续集!
我厌倦当小孩了。
或许只有快快变成大人,才能让生活变得容易许多。
九岁那年,我想安慰失去父亲的洁西卡,于是学着大人,对她做了那件事。
后来,洁西卡被带到好远好远的地方,终日服用镇静剂;而我,被带到儿童托管中心待了一年。
他们说,待过那个地方,我身体里的那个“坏小孩”将会彻底死掉,我也会再度成为正常的人。
可是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九岁那一年,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继《五岁时,我杀了自己》在法国造成人人追捧的奇迹之后,在读者的殷殷期盼下,霍华.布登终于再度提笔,为书里的那一对男孩女孩写下后来的故事。这是一份无法让父母及那些成年人理解的情感,被送进精神病院的九岁男孩小波,在出院后,如何能继续人生?而成年后当上心理医生的他,能否让自己走出童年那段不堪的阴霾?他和洁西卡之间,是否会有结果?
曾经为《五岁时,我杀了自己》着迷的读者,必然想知道这一切;因此《九岁时,我杀了爱》在法国甫一出版,旋即吸引广大读者争相阅读,有读者说:“一旦读过《五岁时,我杀了自己》,你就无法忘记小波,他永远是我们心里那个长不大的自己,你会想知道他后来怎么了,会想问问他:你过得好吗?”
1950年出生于美国底特律。他出版过七本小说,本身除了作家身份,也是临床心理学家,以研究自闭儿的专业闻名美国和欧洲。此外,他也以扮演小丑,为自闭儿进行治疗,并以“小丑布弗”为名,在欧、美、日等世界各地进行表演。
霍华.布登最著名的小说是《五岁时,我杀了自己》,全书以九岁男孩的口吻,描写出一个不被成人理解,始终遭到扭曲的孩童心灵世界。故事相当感人,在1981年于美国首次以《小波》为名出版时,虽获得不错的回响,也创下不错的销售成绩,但都还不如后来于1987年在法国以《五岁时,我杀了自己》为名问世的版本。
霍华.布登以《五岁时,我杀了自己》在法国一炮而红,并以惊人的销量稳坐法国书市,出版至今三十年来,这部小说因为内容太令人震撼,持续受到讨论,它所累积的读者群已涵盖各个年龄层。在法国读者眼中,《五岁时,我杀了自己》与经典文学名著《小王子》具有同等地位,并推崇它为法国版的《麦田捕手》。
《五岁时,我杀了自己》不止被搬上大银幕,多次被改编成舞台剧,在法国累积销售超过数百万册,更博得“每十个法国人,就有一人读过此书”的美名。霍华.布登以这部令人动容的作品,抚慰了无数名读者,法国人视他为“最喜爱的当代作家”,而他的文学成就,更让他获颁法国最高文学荣耀“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五岁时,我杀了自己》出版三年后,在广大世界读者的引颈期盼下,霍华终于出版了其续集《九岁时,我杀了爱》,再度引发读者抢读的热潮,更奠定了此二书在文坛的不朽地位。
现今,霍华除了写作之外,仍然从事心理医生的工作,并继续以“小丑布弗”穿梭在各地剧场。他分别住在巴黎和纽约两地。
2011: 写完这一部,我已经够本了——贺景滨谈《去年在阿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