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大学谷内田真一教授等研究团队开发出可透过观察肠内细菌,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手法。研究团队在分析罹患大肠癌、大肠瘜肉患者及健康人士共616人的粪便中细菌后,锁定了某几种细菌。这些细菌随着肠内环境变化,会在刚出现大肠癌初期症状时增加,之后便减少。故而,研究团队借由检查粪便中的细菌状态,开发出可不用大肠镜等精密检查的大肠癌初期诊断手法,并且表示若能进一步研发出抑制这些细菌增生的药物或生活习惯改善方法,将可有效预防大肠癌的罹患几率。研究团队进一步表示,如果再加上粪便、潜血检查,则可以进一步提升精确度,此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Nature Medicine科学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