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业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各国政府协定实施全球碳中和增长措施的行业,高效低碳是我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持续增长,在其他部门通过低碳转型减少排放的背景下,占全社会排放比重不断上升的民航业将在中长期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挑战。近日,我院王克副教授研究团队就中国民航业中长期碳排放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民航业各项减排技术的潜力进行评估,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7期。

摘要:基于LEAP构建自下而上的中国民航业能源系统模型设置冻结、现有政策、力度、替代和革命五组情景深入分析民航业的驱动因子和发展趋势探讨中国民航业中长期低碳发展的技术路径.结果显示预计2060年左右人均乘机次数翻两番突破2人次冻结情景下2060年会带来高达6.9亿t的碳排放.力度情景下民航业碳排放有望在2044年左右达峰峰值水平控制在3亿t左右40年累积减排近50%仅需增加约1万亿人民币的成本.稳步推进机队更新换代加快基础设施提升和运营操作改进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是民航业必须依赖的减排手段分别能带来44.1%、29.5%和26.4%的减排量.因此民航业要尽早制定行业“双碳”目标和实施路径计划中短期统筹推进空域改革、空中交通管理和航司精细化管理大力支持国产大飞机的发展长期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全产业链商业化和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