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各位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台湾人却见不到几位,能在这个世界上称的是巨富的大人物呢?

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

直到前些日子想着想着终于想通了一点,相信这会是台湾人的习惯通病,也是严重受到“传统思想”所束缚住的关系吧!

只因为在台湾,我们崇尚佛家思想,一种教导人们要向善,做人要和气,导致人们渐渐喜欢把一些观念当做教育的根本传授给下一代,像是‘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当成家庭教育的大有人在。结果可想而知,家族的财力变得越来越分散,几代过后,这些家族同辈的兄弟姊妹也渐渐式微了......

记得我从小就一直听过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积少成多。”相信这话不少人听过吧,其实这是没有错误的。

‘财’也是一样,积少成多,聚沙城塔,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财聚在一起,聚才聚财,力量才会一直强大起来。不过深受佛家思想所熏陶的芸芸众生,大部分就不是这么想的,凡事尽量做到“以和为贵”的大爱精神。

不过,这在想成为巨富人士的眼中,或是已经成为巨富人士的眼中,“以和为贵”的思想这变成一种很ㄚQ的精神,因为处处不想得罪,处处相让,凡事要求公平,一种看似公平的齐头式公平,导致大多人失去了争锋的机会。

只因为台湾人认为凡事喜欢习惯性的去要公平、公正,尤其是老旧父母一辈的更是如此,辛辛苦苦一辈子勤俭持家,换来了大半的积蓄都舍不得花,结果就这样遗留在银行中,直到有一天忽然升天了,政府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客观原则,就会让一干兄弟姊妹去平分掉这些资产,就这样导致明明是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的资本,转眼间反而变成什么都不是。

这就是大多数台湾人的传统思维,

“钱财是一代散一代,力量越来越分散,越散之后越贫穷阿!”

可是我经由阅读许多国外的传记发现到,一些国外的家族企业并不像我们这么做,可能是他们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作法就不像我们这般。而且这些人士大多不喜欢一直身处在工作上阵亡,所以通常很早就考虑到交接问题,他们心里都会选出一位理想的继承人,这位继承人要能肩负整个家族的一切,而当然的,这位继承人也继承了大部分资产,不过有个代价,是他要负责把其他人照顾好。至于其他人可能没有大钱,不过生活所需倒是无忧无虑,都由继承者肩负起整个家族的使命。

不过这种作法,我在台湾就很难见到,就连最有名气的台塑集团,王永庆辞世后,底下一干人开始内哄,我想如果不是王永在还在的话,台塑迟早也会濒临破裂的,这么大一间企业破裂,只会意味着一件事实,就是整个集团的衰败。我想在这点,国泰集团做的应该是比较好的。

抛弃旧有的一切枷锁,整合所有周边资源,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