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智慧水务已成为城市水务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各种在线监测设备、数采仪、无线网络等实时了解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打造出水务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水务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对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并做出相应的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达到“智慧”的状态。
智慧水务的发展路径存在什么问题?
从物联网架构的角度出发,物联网可粗分为三层,即感知层、网络(连接)层和应用层。
当前主流的智慧项目建设,主导方以信息化公司、甚至某些设备商为主,他们主导下的智慧发展路径,大多是自下而上的。自下而上是否可行?可行,现实中的自下而上是否存在问题?当然存在问题,而且问题很大。
当前的自下而上的智慧发展路径,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应用层专业性的东西,认识过于浅薄,不仅如此,甚至从这些赶智慧风口的公司内部来讲,领导们对应用层的专业性,根本上就缺少重视。
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行业,对于什么是“好的智慧产品解决方案”,各方缺少统一的认识。这就导致一个困境,业主部门自身的需求不明确(他们熟悉业务,但专业性也不一定很强),自然也没有足够的判断“什么是好的智慧产品解决方案”的能力。
智慧水务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以往传统的粗放型工业用水模式,实现动态高效的新型水务管理,帮助工业企业提高整体用水水平,减少污染排放,追求科学、安全、高效、环保,助力建设节水型、生态型工厂,在工业企业必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施智慧水务的重点是什么?
“智慧水务是通过数据采集仪、无线网络、水质水压表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可视化的方式将水管理部门与给排水设施有机结合,形成“物联网”“城市水务”,能够及时分析和处理海量水务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以辅助决策建议,以更精细、更动态的方式管理水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过程,从而实现“智能”状态
随着许多与水环境相关的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如国家智慧城市和水十大规则,智能水行业的潜在需求是巨大的。面对水行业信息化建设周期长、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信息孤岛严重、协同工作能力受限、生产调度和运行分析缺乏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实现可测量、可控制、,通过构建大数据中心,实现可视化和面向服务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