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中午,贫困户李国胜将从地里采摘回来的新鲜蔬菜打包好,送至五通镇政府大院。这些打包好的蔬菜由他的帮扶人李金兰帮助分发给“微友”。通讯员 周荣华 摄

2月11日,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罗江村委桑田村贫困户李国胜早早就把采摘好的车筒菜、白萝卜、油菜花、油麦菜、香蒜分别装入30个塑料袋里,然后驾驶三轮车送到镇政府大院,由他的帮扶人李金兰帮助分发给“微友”,钱款也由李金兰统一收集后,转发到李国胜的银行卡里。买菜的和卖菜的,整个过程近乎于零接触。

据悉,该镇充分发挥“村干部微信群”“村支书微信群”“人大代表微信群”等微信群作用,一是交流各村的疫情防控经验,二是了解村民的相关需求情况。近些天,由于市场“封圩”,一方面有村民反映采摘的蔬菜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又有镇上群众说家里储备的菜快要吃完了,圩上几乎已经买不到菜。针对这种供需矛盾,镇上干部和村“两委”干部想出了利用微信群买卖蔬菜的办法。先是由蔬菜种植户将自家的蔬菜品种、数量、价格向镇、村微信群主汇报,然后由各群主公告给群友,利用微信接龙的方式报名采购。这样既解决了种植户蔬菜卖不出的顾虑,又满足了群众日常买菜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交易方式有效避免了买卖双方密切接触,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起到了积极防范作用。(通讯员 周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