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山海经》为中心文本,以通俗文笔叙述了“外部世界”中的种种神怪。所谓的“外部世界”——也是该着相对理论化的观点,指的是人类生活世界之外的空间。它既基于人类日常生活经验,亦包含着人类的想象。也就是说,它不全然属于“虚构”,亦非完全“真实”,而是人类基于日常生活经验而展开的联想行为。这种观点贯穿于全书随后的叙述,也是这本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此外,研究者之外的一般读者,可能总会习惯地将鬼神径直与“恶”或“坏”等观念相联系,但该著很好地向读者解释了,鬼神更为复杂的面向。第三章以“施人恩惠”为题,展示了鬼怪可以如何惠及现实中的百姓。也许,对本领域研究者而言,这算不上是新锐的观点,但对一般读者而言,应当会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最近几年,在大众文化的潮流下,“鬼怪”成为了出版商颇为喜好的话题。如果读者还有兴趣,不妨可以再参考张辰亮撰《海错图笔记》,或许又能打开另一个鬼怪世界。如果对更晚近的鬼怪现象有所好奇,还可以翻看李若建教授《虚实之间》一书对“毛人水怪”的精彩研究。

当然,如果还能再加改进,完全可以考虑再从艺术史角度,增补一些鬼怪图像,想必能使该著更显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