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减水剂自1985年由日本研发成功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正式工业化生产,它是继木钙和萘系减水剂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混凝土减水剂,以高减水率、高保坍性、高增强性、与水泥适应性强等特点,以及超分散性和超稳定性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在欧美一些发达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我国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聚羧酸系减水剂以其优良的性能得到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混凝土生产中。聚羧酸系****减水剂母液直接应用于混凝土时,经常出现与水泥适应性不好、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等问题,一般采用在聚羧酸系****减水剂中掺入消泡剂、引气剂和缓凝剂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进行调节。
复配技术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消泡剂、引气剂和缓凝剂各自的掺量,消泡剂掺量过大易造成混凝土流动性不好,难以施工;掺量小则混凝土含气量高、不密实、强度低。引气剂掺量过大,易造成混凝土含气量高,混凝土强度下降。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有利于混凝土的长时间运输和浇筑,但过多的掺入缓凝剂会造成混凝土凝结时间太长,影响下一步施工进程。